九七影院97影院理论片免费_999久久久国产精品_精品一区二区日韩_成人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2017年工作要點

來源: 院長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7-11-29 瀏覽量:

  一、頒布實施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是十三五期間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校師生員工共同的行動綱領,是學校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職責的重要依據。按照學校的辦學思路和理念,分階段有步驟的實施規劃,進一步凝聚共識、鼓足干勁、振奮精神,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民族特色鮮明、地區特色突出、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影響力較強的綜合性、應用型民族院校。
  二、以評估整改為抓手,深化教學改革,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認真落實評估整改方案
  按照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整改方案》要求,在學校領導小組的統籌安排下,成立部門工作領導小組,分解任務,細化目標,明確責任,協同配合,著力解決自評自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落實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健全質量保障體系,鞏固評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提高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建設優質教學資源。為有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人才培養特色,在各本科專業中擇優選取1-2門試點課程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切實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各專業選定5門課程開展微課建設,利用學校微課平臺完善教學模式改革。加大網絡課程建設力度,建設和引進行之有效的公選課,不斷豐富課程資源。開展本科合格課程評估,出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課程評估指標體系》,建立評估系統,建設優質課程。對校級質量工程項目進行評估審核,建立學校、系部、教師“三交流”活動平臺,充分發揮教指委和督導組的培訓督導作用,組織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努力提升教師教學質量意識。
  ——加大實踐教學環節。開展“專題教學+綜合實訓”教學模式,積極推進實驗、實踐教學內容、方法及模式改革和創新,加強質量監控,保證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加強實驗教學和過程管理,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制訂配套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強化實驗室服務教學、科研、社會的意識,提高實驗課的開出率,保證實驗效果,為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和培養動手能力創造條件。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孵化平臺,深化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促進專業教育、通識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組建創新創業教育導師團隊,研究出版“蒙古語創新創業教材”,開展系統的指導與實訓,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提高招生和就業質量。堅持“陽光招生”,完善招生選拔機制,大力開展招生宣傳,多措并舉提高生源質量。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工作,開展多層次、多場次的校園招聘活動,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促進畢業生就業的資源,努力提高初次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創業信息收集整理和畢業生跟蹤服務機制,發揮好就業創業狀況對教育教學的反饋作用。進一步做好學生考研的組織、宣傳與服務工作。
  三、強調質量導向,優化評價體系,不斷提升科研服務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分析學校辦學特色、學科優勢與發展潛力,在充分論證基礎上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調整學科布局、優化學科結構,推動專業優化與學科優化。加強學科分類指導,加強學科群建設,深化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制定有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應用型學科與發展方向。做好專業碩士學位點啟動儀式,進一步抓好學科梯隊建設和學術骨干培養工作,同時要加強兄弟院校兼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科研平臺的孵化推動作用,建立健全職責明晰、運轉高效的學術團隊管理體制,努力在學科結構、科研平臺、重點實驗室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組織蒙古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和水質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申報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爭取標志性的科研成果,積極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力爭達到800萬元以上。做好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社科聯的成立籌備工作,不斷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注重科研成果的質量水平、創新性和社會價值,將教學與科研深度融合,資源共享,相互促進。
  ——做好翻譯研究工作,與地方政府聯合舉辦蒙漢翻譯培訓班,共建蒙漢翻譯培訓基地。組織召開全國首屆蒙古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和“漢蒙翻譯理論與應用研究創新團隊”專題研討會。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志·政府志》蒙古文翻譯工作,啟動校史編寫工作,充分發揮研究中心、基地和學術期刊在學術創新、成果傳播和服務地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加強對外合作交流
  ——做好國際合作項目,與蒙古國財經學院簽署友好合作協議,安排學校畢業生赴蒙古國教育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和短期師生交換,并擬定兩校《2+2聯合辦學》項目。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貝加莫音樂學院開展藝術類師生交流。做好招收蒙古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及赴日本學習師生相關工作。做好與美國雷恩學院互訪事宜。
  ——深化校企、校校聯合培養模式。不斷拓展校企合作領域,開展系統實踐能力培養,著力打造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深入推進與中央民族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合作交流,以與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合作為契機,不斷加強與區內其他高校的聯合培養,努力在人才培養、師資支援、專業與課程建設等方面構建協作共贏的長效機制。
  五、努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培育和引進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和高層次人才,引進10名博士,并加強對在讀博士的督促與服務。鼓勵教師參加學術會議,開拓視野,派出訪學、進修專任教師15人以上。努力提高高層次人才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效能。
  ——做好職稱評聘工作,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不斷激勵激發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做好教師公開招聘工作,合理配置人員,優化人才結構。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和提高的工作力度,大力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和科學研究水平,努力補齊短板,使青年教師不斷成為我校教育教學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梳理和修訂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構建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崗位職責要求和管理辦法,組織實施新一輪的崗位聘任工作。努力開始實施績效工資改革,適當提高高層次人才薪資待遇,對在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教職工進行績效獎勵,以薪資級差鼓勵和激勵教師立足本職多做貢獻。
  六、扎實做好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
  ——大力推進學風建設。啟動“學風建設年”活動,遵循“激勵為主導,教育為主線,服務為基礎”的工作原則,建立師生聯動、家系校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學風建設。加大學風督導力度,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營造崇尚學習、積極進取的氛圍和環境,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多措并舉,使學風建設工作切實取得實效。
  ——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積極探索創新部門間聯動配合機制,推進學生管理規范化建設,提高管理效能。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著力提升輔導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做好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疏導和干預工作。抓好學生誠信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開展文明修身計劃,塑造大學生新形象,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努力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育人環境。
  ——做精做細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全面落實獎助政策,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以獎助學金評選為契機,挖掘先進學生典型。建立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檔案,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和重點幫扶。做好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工作。
  七、加強內部規范管理,強化發展支撐保障
  ——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把握好內涵發展、質量優先,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驅動。強調干部的執行能力、辦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各項戰略決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實處,努力構建長效機制。規范各項工作程序,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明晰崗位職責,強化落實意識,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努力實現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統一,推動學校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提高經費保障能力。加強與自治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多渠道籌措經費,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專項資金投入。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績效考評機制,督促資金支出進度,突出資金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保證財務信息公開、公正、透明。做好財務分析,加強預決算信息的指導作用。
  ——提升資產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資產管理體制,建立資產檔案,做好資產處置和數據整理工作,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堅持預算管理和資產管理相結合,加強采購項目審核,增量資產扶優補缺,存量資產優化調配,以教學科研項目保障為重點,強化國有資產的使用和統一監管。
  ——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根據專業設置和教學科研需要,征訂書目,合理采購。加強特藏建設,注重電子文獻及其它載體文獻的建設,保障、優化數據庫平臺,完善館藏體系。建立動態有效的文獻資源體系,使文獻信息能夠全方位、高效共享,為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快捷、準確、完整的文獻資源保障,使現代化數字圖書館初具規模。加強校園網絡軟硬件建設,建立集中可控的數字校園網絡,切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創新創業的深度融合,并加強校園網絡安全的監控和管理。
  ——提升后勤服務保障能力。推進后勤服務多元化、精細化、人性化、科學化,完善后勤服務保障體系。抓好節能管理,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努力探索節能新途徑,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建設,改善學生生活條件。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督和管理,完善內部監控機制,保障食品、生產安全。做好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舊校區劃歸我校后的校園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改造,打造干凈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
  ——切實維護校園和諧穩定。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創新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將安全知識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全員參與,共同防范。完善消防工作流程,開展消防培訓和逃生演練10次,啟動消防智能監控系統,建立消防預警長效機制。認真落實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完善連警聯動機制,整頓校園及周邊秩序。召開2016年度維護穩定、綜合治理表彰大會,根據新形勢下高校綜合治理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和治理工作,努力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環境。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70周年大慶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