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推動惠民富民政策落地
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陸麗環
“剛滿80歲,社區同志就特意上門通知我有高齡津貼,沒過幾天錢就到卡上了!”前不久,家住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西郊三村社區的王婆婆高興地說。
此前,九龍坡區紀委監委在案件查辦過程中發現多起高齡津貼多發、漏發問題,隨即聯合審計、民政等部門對全區高齡津貼申領發放情況全面起底,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動態更新高齡老人信息數據庫,全區33794名80歲以上老人實現高齡津貼“應享盡享”。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持續發力懲治“蠅貪蟻腐”作出部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黨中央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加強督辦,聚焦關鍵環節和責任落實跟進監督,深挖細查問題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推動政策落地,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惠民富民政策落實中,作風和腐敗問題可能發生在配套政策制定、執行等方面,涉及財政、民政、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涵蓋審批、執行、監管等關鍵環節,且相關違紀違法行為日趨隱蔽,必須壓緊壓實責任,確保惠民富民政策精準落地。”廣東省汕頭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
汕頭市潮陽區紀委監委針對該區銅盂鎮3個村(社區)存在高齡津貼冒領的問題,對負有直接責任的2名干部提醒談話,督促銅盂鎮民政部門及各村(社區)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嚴防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重慶市黔江區紀委監委堅持壓實責任不松勁,構建“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將惠民富民項目納入重點監督清單,與農業農村委、財政局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壓實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杜絕“重申報、輕監管”現象。
聚焦直接關系民生福祉的領域和行業,紀檢監察機關全面深挖問題線索,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擠占挪用、侵占截留等違紀違法行為,讓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針對惠民富民補貼資金超標準超范圍發放等突出問題,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紀委監委運用領導包案、“室組地”聯合辦案等機制,嚴查快處群眾反映強烈的利用惠農資金項目謀利等問題線索306件,處理處分283人,留置7人。
廣東省肇慶市紀委監委把農業保險領域腐敗問題作為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問題整治的重要內容,以市縣聯動的方式,指導高要區、廣寧縣、德慶縣紀委監委深入糾治虛假投保騙補、虛假理賠騙保、違規套取“農業保險協保費”等亂象,共立案118起,處理處分107人,有力推動農業保險政策落到實處、惠及于民。
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典型案件背后的深層次制度機制、思想根源等問題,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開展常態化紀律教育,督促建章立制,提升治理效能,推動更加高效、更有質量地把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
緊盯侵占惠民富民資金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問題,黑龍江省鐵力市紀委監委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相關單位研究制定完善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規范“小微權力”運行、黨風廉政教育培訓和村干部管理考核監督等制度36項。